建筑专业-设计理念与技术策略
设计结合调研成果,最终通过窗口+多级后台办公的组织模式为现行政务服务框架搭建了合理的空间容纳场所,使得各类政务工作得以在期间并行不悖地有序开展。并通过会商室模式的引入使得政务服务功能得以灵活有序开展。通过以上两种模式结合,本项目以独有的“岛式”空间实现并优化了政务中心的具体功能。
设计以公共空间的塑造为出发,旨在通过开敞通透的空间营造,更好地实现政务服务的高效透明。阳光中庭、政务大厅的引入使得这一理念切实落在实处。
本项目通过自身空间设计,旨在将六里桥地区离散的城市空间进行整合,形成区域性城市节点。通过对周边既有建设、交通设施的梳理,形成了最终的人字形建筑方案,并在南侧留有近万平米的市民广场,拟通过该区域的设计进一步提升城市品质。
设计以绿色可持续理念贯穿始终,更多采用被动式绿建技术,通过成本可控的绿建手段达成绿色三星的最终评定,并设立能源动态监测平台,实时对采集数据进行分析整理,为进一步优化管理方案提供技术可能。
结构专业-设计特点
北京市政务中心,为一组办公楼,最长方向长度接近200m,整个建筑造型是一片斜屋顶,逐层升高的形状。为保证结构规则性,结构通过设置结构缝,将地上建筑划分工厂7个单独的建筑。其中办公楼划分为4个单独的主楼,办公主楼采用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尽量在核心筒和分缝处设置剪力墙。为解决高楼混凝土柱截面过大的问题,在下部几层柱中设置钢骨。裙房通过设缝划分成3个主楼。主要入口的叶子大厅采用钢结构。叶子大厅纵向长度69m 横向长度23m。叶子大厅竖向和抗侧力体系采用两个大的钢管三角桁架设置在叶子大厅两端,屋面结构为张悬梁结构,使整个屋顶结构看起来比较轻巧通透。叶子大厅与裙房的部分连接采用滑动支座。裙房五层采用框架结构,在裙房的顶层有一个跨度报告大厅,短向跨度25m,采用了预应力混凝土梁结构。整个建筑基础采用了梁筏基础,本工程持力层为卵石层,承载力较高,最高塔楼22层也采用天然地基。由于地下室较深,抗浮水位较高,裙房部分存在抗浮问题,通过回填钢渣回混凝土解决。
电气专业-综合效益
本项目作为绿色三星建筑的示范项目,采用了多项节能设计措施,由于制冷系统采用了冰蓄冷技术,利用夜间低谷电制冰蓄冷,与同类建筑相比大大降低了用电高峰期的耗电量,同时大规模LED光源的使用,降低了照明设施的安装容量,结合智能照明控制系统的使用,降低了电费的支出,达到了绿建三星的标准及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