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 05

北京城市副中心行政办公区-市委楼组团

项目图册
  • 设计结束时间

    2019 年 02 月 19 日

  • 竣工时间

    2018 年 05 月 31 日

  • 建筑功能(地上、地下)

    行政办公,人防、配套附属功能

  • 用地性质

    行政办公

  • 设计使用年限

    50年

  • 建设用地面积

    7.95㎡

  • 总建筑面积

    317388.00㎡

  • 地上面积

    157420.00㎡

  • 地下面积

    159968.00㎡

行政办公区一期工程—市委组团,坐落在行政中心中央,是一组中轴对称建筑,采用以院落空间为核心的布置方式。各院落空间彼此分隔,又相互联系,兼具秩序性和层次感。中、东、西三组院落式办公空间,平面布局着重区分内与外、公共与私密。转角位置设置交通核心筒、卫生间等,交通便利,资源利用充分,使用率更高,会议空间的集中设置。


八个下沉庭院将室外空间延伸至地下层,为地下餐厅、职工之家等带来采光通风。各层会议区、办公区都设有绿化平台,提供休息场所。建筑外观采用典雅、稳重、简洁、现代的风格,典型的中国传统建筑空间意象,与新中式坡顶造型共同体现浓浓的中国风、北京味。市委组团采用绿色技术创造健康舒适办公空间。


建筑专业-设计理念与技术策略

行政办公区一期工程—市委组团从前期规划到单体设计积极主动地落实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力图打造能够满足当代政府需求、展现当代政府形象,具有前瞻、经济、共享、绿色特点的“千年大计”。项目坐落在行政中心中央,是一组中轴对称建筑,采用以院落空间为核心的布置方式。各院落空间彼此分隔,又相互联系,兼具秩序性和层次感。


行政办公区一期工程—市委组团建筑基于中国传统建筑格局形态,由南向北、从中间向东西两侧形成序列式的建筑空间,延续传统建筑文化里的重要理念,确定不同尺度的院落,围绕院落组织内外空间。各院落空间彼此分隔,又相互联系,兼具秩序性和层次感,为行政副中心二期办公建设定调。庭院空间把离散的单体建筑从使用功能、空间构成上联结成有机的整体,院落空间与建筑序列的起承转合,自然景观的渗透为人们提供了安静舒适的环境。


市委组团设计秉承了集约、高效,本土、人文,朴素、典雅的设计原则,努力将项目设计成为新时代城市建设发展的典范。

(一)序列空间,院落式布局

基于中国传统建筑格局形态,由南向北形成序列式的建筑空间,各院落空间彼此分隔,又相互联系,兼具秩序性和层次感。

(二)现代造型的传统形式

新中式坡屋面与周围自然环境融合,石材幕墙厚重典雅,简朴庄重,檐口下的吊顶部分采用藻井式处理营造出中国传统建筑屋檐处的空间氛围。



结构专业-设计特点


北京城市副中心A1办公楼总建筑面积31.5万㎡,为整体2层地下室,地上分为中院、东/西院三个办公区,各区内办公楼间设防震缝分为相互独立的结构单元。中院办公楼地上为3~9层,最大结构高度51.5m;东、西区办公楼地上为1~7层,最大结构高度34.7m。高层办公楼采用框架-剪力墙结构,局部多层办公采用框架结构,基础采用钻孔灌注桩,桩侧、桩端后压浆。


本工程设计中通过对复杂的大型院落式办公群进行合理的结构单体划分,避免结构平面及竖向不规则、减小抗震不利影响;通过严格控制混凝土材料配比、加强混凝土构件保护层做法,提高结构耐久性100年要求;针对建筑场地存在中、重度液化的问题,设计中综合采用桩基础,加强基础整体性和刚度、增强上部结构的整体性和均匀对称性等措施,确保全面消除地基液化的不利影响;针对单体结构超长问题,综合采取低收缩水泥、控制混凝土配合比、采用补偿收缩混凝土、严格控制塌落度等多种措施。


北会议楼的大报告厅为25.2x42m无柱空间,顶部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屋面板,结构采用25.2m跨,总34m长实腹钢梁实现大跨度屋盖。东西院设有13m跨钢连桥,采用大跨钢梁+钢柱+高强钢拉杆结构形式,以提高钢连桥整体刚度。主楼大坡度弧形钢筋混凝土屋面建筑造型复杂,设计中通过合理设计配筋,严控施工措施要求,确保结构完成质量。主楼主入口6棵40.5m高门头柱,结构采用1600x1000钢格构柱沿高度变截面,既确保了超高独立柱的结构安全,又节省了钢材,实现了门头柱的复杂建筑造型。



设备专业-暖通、空调


地上普通办公、高级办公、中小会议室、多功能厅:采用冷冻除湿温湿度独立控制系统。新风负担室内全部湿负荷,室内采用风机盘管干工况运行负担显热负荷

空调末端设备、冷热源设备和空调(供暖)水系统设有能量调节的自控装置。

空调冷水二级泵、空调(供暖)热水循环泵、高区换热器后冷热水循环泵等采用变频调速运行。

空调冷水(热水)采用7(15)℃大温差运行,以减少系统流量,节省水泵电能。

散热器供暖系统,其热源可根据室外气温自动调节供暖供水温度。

散热器采用恒温阀自动调节室温。

各栋建筑设置热计量装置。

全空气空调系统(和内区新风机组)过渡季可采取加大新风量运行模式,以利用新风作冷源。

部分新风系统设有排风热回收装置,以满足节能规范要求。

空调风系统采用大温差送风,以减少送风量,降低空调机组能耗。

变风量空调系统中,空气处理机组的风机根据系统所需风量变化,进行变频调速运行

地下停车库的通风系统风机可根据车库内的CO浓度进行自动运行控制)。

冬夏季(人员密度相对较大且变化较大的房间)根据室内CO2浓度检测值,实现可变新风量的控制模式。



设备专业-给排水


生活给水及中水系统:

  1. 低区充分利用市政水压,采用直接供水方式;

  2. 控制各用水点处水压小于或等于0.2MPa,

  3. 各主要用户(厨房等)的给水干管及用水量较大处如绿化用水等均安装水表计量,采用三级计量:总表、分表、户表。及时发现漏损并减少浪费。

  4. 供水加压泵选型符合下列规定1应根据管网水力计算选择和配置,保证水泵工作时高效率运行2所选水泵在设计工况时的效率宜大于国家标准《清水离心泵能效限定值及节能评价值》中规定的泵节能评价值3应选择具有随流量增大,扬程逐渐下降特性的供水加压泵。


生活热水系统:

  1. 采用太阳能集中供热水系统;

  2.  生活热水循环泵采用回水温度控制启停;

  3.  水加热器的供水温度不高于60℃,水加热器被加热侧的阻力损失不大于0.01MPa;

  4.  生活热水供回水管道、水加热器、贮水罐等均保温;

  5.  给水、热水采用相同供水分区,以保证配水点压力平衡;

  6.  集中热水供应系统设干、立管循环系统,不循环配水支管长度均小于或等于7m;

  7.  卫生器具及配件均采用节水型卫生器具、器材,满足《节水型生活用水器具》CJ/T 164的规定采用2级节水器具,生活热水采用带恒温控制和温度显示功能的冷热水混合淋浴器,道路浇洒、车库冲洗使用节水型高压冲洗水枪。


污废水系统:地面以上污、废水采用重力排放。

消防系统:

  1. 由消防水泵出水干管上设置的压力开关、高位消防水箱出水管上的流量开关信号、消火栓处启泵按钮、消防控制室和泵房直接启动等四种启泵方式;

  2.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供水加压泵由报警阀压力开关自动控制和消防控制室(盘)远动启动;

  3.  消防泵一台发生故障时,备用水泵自动投入运行;

  4.  增压稳压泵通过系统压力控制水泵启停;

  5.  末端试水装置部分采用了智能型末端试水装置。



电气专业-综合效益


1、电气整体统筹设计:在方案设计及初步设计阶段,总结台基厂市委的设计经验,牵头制定《北京城市副中心行政办公区的设计标准》。

2、重要区域供电保障:重要场所设置UPS不间断电源装置作为后备电源,同时预留发电车接入条件,确保重要场所的供电连续性。

3、供配电系统的可靠性、灵活可变性、预见性以及规划性:在后期使用方需求不断调整中,没有增加配电柜以及出线断路器,确保了供配电系统的稳定性以及高可靠性。



智能化专业-综合效益


行政办公区建设世界一流、具有一定前瞻性的政务云计算中心,为各进驻单位提供完善的业务应用系统建设奠定基础。园区统一通信平台规划、信息网络规划,综合安全体系、有线电视系统、运维监控统一规划,各个建筑组群可独立运行,同时可具有统一运维管理。

设计总负责人:

朱小地

总建筑师


项目经理:

潘子凌



建筑专业-负责人

第三设计院建筑设计总监:金洁

设计室主任:金国红

副主任工程师:王鸿超



结构专业-负责人

第三设计院结构设计所所长:卫东

副主任工程师:王盛

主任工程师:吴珀江

高级工程师:位立强,陈肖达


设备专业-负责人

第三设计院机电设计所副所长:徐竑雷

高级工程师:柯加林


电气-负责人

第三设计院机电设计所所长:任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