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城市建筑双年展访谈 胡越:建筑是超越语言的一种思想

人物胡越

09-11

2020

以下文章来源于北京城市建筑双年展2020先导展 ,作者BUAB


北京城市建筑双年展访谈计划

“北京需要什么样的双年展”


北京城市建筑双年展访谈计划由北京城市建筑双年展组委会发起,邀请国内外30余位知名的城市、建筑及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围绕城市、建筑、北京、未来等关键词进行访谈,记录其对当下重要议题的思考,倡议和展望北京城市建筑双年展的责任和未来。


第八期  胡越



胡越,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总建筑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中国设计业十大杰出青年、北京市突出贡献专家。其建筑作品为现代建筑体现中国特色作出了有益尝试,入选建筑艺术双年展、世界建筑节、“心造”中国当代前卫建筑展、“从北京到伦敦”建筑展、“中国100”建筑展及首届中国设计大展等。曾获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创作大奖、全国优秀工程设计金奖、詹天佑土木工程大奖、WA中国建筑奖等众多奖项。


以下为访谈原文


01  建筑如何在复杂中寻求平衡?


其实建筑是一种思想方法,就跟语言一样,语言是我们思想的工具,也是思想本身。还有一种思想是超越语言的,我觉得建筑就是一种。


建筑是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个过程。一个建筑面临的问题是无限的,我们不可能去囊括所有的问题。建筑不存在唯一的真理,可能有多个解,多样的解,所以我是觉得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本身就带有价值观,就是一种价值观的判断,你认为哪个问题重要,你就解决什么问题。这个价值观建筑师不可能独立在社会之外,因为现在关注可持续发展,那么我们必须得做出回应,可能将来咱们遇到一个大饥荒,或者是一个外星文明的侵略,作为一个人,这是大家面临的共同的问题,必须去解决,但是我觉得每一个人对待自己周围的事物的判断和社会的判断,肯定有自己独特的看法,你的生活阅历,你受的教育,你的世界观和人生观都会对你有影响,所以怎么去看待这个世界,怎么去发现这个问题,怎么去选择这个问题,其实是最关键的。


作为一个建筑,因为生命周期一般至少得50年,在这种社会如此巨变,科学技术如此发达的条件下,我们如何让建筑去适应全生命周期,这个其实是建筑师面临的一个比较大的挑战,因为我们任何人都没法准确的预测未来。所以我们如何在现在这种有限的智力、有限的条件下去预测未来,我认为灵活性就是一个最重要的事情。建筑有功能有属性,但是你不要去把它做得指向性那么强,因为你不知道它将来会变成什么样。所以后来我自己发明的词,叫弱指向性建筑。



02  科技/艺术/或其他是建筑的未来吗?


现在这个世界,建筑应该是一种本体的回归。它应该是跟技术走向相反的方向。我每次都反省说到底什么是未来?人类最后什么是未来?因为我们建筑这个行业提供的是人生存的地方,在满足了人的基本需求的时候,我觉得越现代的时候,其实人越需要回归到那种传统的状态上去,更高层次的那种回归。作为建筑学来说,对现代科技迷恋的批判和对传统生活人与环境融洽关系的一种回归,我觉得这个是关键的问题。


建筑本身,从传统的建筑学角度,它并不是一个技术的发明者,是有选择的用技术,创造性的使用技术。这就回到了刚才我说的那个问题,就是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发现问题是你的价值观的判断,使用哪个技术也是你的价值观判断。


开辟美学的新边界一直是建筑师需要从事的一个重要工作。建筑从诞生的时候,因为技术的限制和本身的成长过程,它就是一种抽象的形式,你要是能欣赏建筑和城市,我认为是需要有一定的认识能力,从一个简单的具象认识能力上升到一个抽象的认识能力,在这个上头你才能认识到建筑的美和它独特的东西。建筑审美的更高价值在于它的抽象性,而不在于具象性。



03  建筑学的边界在哪里?


凡是搞创作的,如果在自己的“界”里头那肯定是死路一条,跟过去中国有句老话叫功夫在诗外,其实是一个意思,古人早就认识到这个问题了。如果你要是进行一种形式上的创新,只是在自己的原来既有的范式圈子里头转,是永远不可能创新的,必须得跳出这个东西,但是你不可能跳出人类所有的知识集合,跑到另外一个维度上去创造,那个不太可能。是在这个基础上慢慢的向前扩展,其实就是创造。


有人觉得我们是不是过分的向外国学习,就会失去我们自己。其实不必担心,几千年发展过来的不可能就把他的东西抹掉,你发展的越快,接受外面的东西越多,你会很快跨越简单的模仿状态去发展自己的东西。不敢真的去拥抱现在世界的先进文化,反而是我们一直没有快速发展的原因之一。


我觉得中国人,特别是建筑师,你要看到中国现在面临的社会问题,如果你看到了现在中国面临的特殊社会问题,去解决这个问题,肯定就是中国自己独特的东西。



04  北京是一座什么样的城市?


北京是一个古都,它有那么多年的文化,同时它又是中国现在正在上升的一个大国的政治、文化、经济中心。它的独特性应该是毋庸置疑的,它是世界上头一份,那些东西集于一身,你再找也找不着第二个了。


北京从过去的皇宫皇城,封建大帝国的首都,到我们现在,我希望它能够更加生活化一点。对城市我是挺在意的,我大多数的旅行就是在城市里转,这是我特别大的爱好。我到世界各地去,就在城里头,我是暴走族。通过行走去体验这个城市的生活和它的尺度、关系。北京在这个方面是欠缺的,它的问题是因为里坊制,过去戒严的宵禁管理系统下发展出来的,所以在小尺度里,不存在生活,它是墙,就是一堆墙和门。你作为一个风貌看的话是非常好的,但是你作为一个生活来看,街道城市公共空间两边全是墙,你会感觉很无趣。城市是承载人生活的一个地方,如果是活泼的、开朗的、健康的城市,它应该是充满生活的乐趣,优美的环境,在这个方面北京还有相当大的提升空间。



05  北京需要什么样的双年展?


如果北京作为一个世界文化大都市的话,双年展应该是必选项,毋庸置疑。重要的是能不能形成一个高水平、持续下去的双年展,我认为全中国都面临这个问题。一个强有力的机制、一个班底、一个平台,高标准地专业化运作,这是双年展最重要的。


至于说展什么,怎么展,我认为随着时间的推移,今年和明年,下一届和这一届肯定是不一样的,与时俱进就可以,最重要的是基础要弄好。


出品:北京城市建筑双年展组委会

制片: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联合制片:全球知识雷锋


监制:沈思

采访:刘淼

摄影:王凡、大威

剪辑:王凡

编辑:赵剑臣


策划:盖鄚、姜冰、沈思

鸣谢:李思遥、孙志健、茹静语、蔡诗瑜、李佳烨

北京元观品牌、ZOO事务所、BEE设计工坊



下期嘉宾:卡洛·拉蒂



北京城市建筑双年展 | Beijing Urban and Architecture Biennale,是“2020北京国际设计周”产业合作单元的重要活动之一,由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和北京歌华文化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共同发起。本次先导展由邵韦平先生任总策展人,于2020年9月21日在北京城市副中心张家湾设计小镇开幕,展期持续到10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