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奥特辑 | 最暖的心——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无障碍指南及相关技术指标图册

殊荣

03-10

2022

受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组织委员会(以下简称“北京冬奥组委”)委托,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主持编制《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无障碍指南》及《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无障碍指南技术指标图册》,作为指导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无障碍设施建设和无障碍服务的规范性依据。

 

“无障碍指南及图册”落实申办时有关无障碍环境的承诺,与国际先进的无障碍标准体系实现了接轨,是筹办工作中指导无障碍相关工作的核心技术规范,也留下了重要的可持续遗产,代表了我国当前无障碍建设标准和规范领域的最高水平。

 

《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无障碍指南》


《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无障碍指南》(以下简称《北京2022无障碍指南》)于2016年底启动编制,于2018年9月由北京冬奥组委、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北京市人民政府、河北省人民政府联合印发。


 

《北京2022无障碍指南》从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的无障碍需求出发,在《北京2022年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和残奥会申办报告》、《主办城市合同》义务细则等文件的基础上,参考《IPC无障碍指南》要求,借鉴往届奥运无障碍指南经验,系统对比研究发达国家地区和我国的相关法律法规标准,形成一套具有“基准”意义、系统性的无障碍标准。

 

《北京2022无障碍指南》遵循“公平、尊严和适用”的基本原则,以安全性为首要出发点,体现通用性设计理念,完善无障碍细节要求,同时适应本国特点,加强了信息无障碍、服务无障碍等薄弱环节,特别是突出无障碍环境的系统性、连贯性,促进形成闭合的无障碍环境。

 

《北京2022无障碍指南》共分为十章,包括总则、技术规范、信息无障碍、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场馆、酒店以及冬奥会和冬残奥会运动员村及其他住宿设施、城市无障碍设施、无障碍交通、社会环境与服务、无障碍培训、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相关业务领域运行的无障碍要点,既提出了原则要求,也提供了详实准确的参数、图例和服务内容。对于有现实难度的改造项目,分层级提出无障碍要求。

 

与现行国家无障碍设计规范相比,《北京2022无障碍指南》具有以下特点:

① 涵盖内容更广,不但包括技术规范,还包括理念阐述、服务管理、培训等方面的内容;

② 技术规范标准更高、更细;

③ 针对性更强,对于场馆、住宿、交通等领域做了详细的规定。

《北京2022无障碍指南》作为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唯一的强制性无障碍标准,对全面促进冬奥场馆无障碍运行设计、设施建设和提升主办城市无障碍建设水平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

 

《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无障碍指南技术指标图册》


为进一步推动落实《北京2022无障碍指南》,北京冬奥组委残奥会部于2020年9月印发《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无障碍指南技术指标图册》(以下简称“《北京2022无障碍图册》”)。



《北京2022无障碍图册》涵盖并适用于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竞赛场馆、非竞赛场馆、训练场馆和主办城市的交通、公园、广场、酒店等公共区域,并于2020年入选“全国首届无障碍设施设计精品案例推介分享会”十大精品案例。




《北京2022无障碍图册》共分为六个部分,可与《无障碍指南》的内容相对应使用。



“无障碍指南及图册”有力地指导了场馆等区域的无障碍建设


由北京冬奥组委确定“相关用户方”的活动区域,包括但不限于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场馆、奥运村和残奥村、总部饭店、媒体村、交通场站及其他设施等,以及涉及支撑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举办的交通、住宿、商业服务等,以及道路、广场、公园等城市基础设施,均需要按照《无障碍指南》建设。实践证明,指南的实施保证了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的无障碍环境质量,指导一批工程实现了高品质无障碍环境。充分体现了“以运动员为中心”的办赛理念和人文关怀,以一颗“最温暖的心”祝愿各国运动员参赛并取得最佳成绩。







委托单位: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组织委员会

《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无障碍指南》编制组:

编制组组长:焦舰

主编单位: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牵头人:焦舰)

参编单位: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牵头人:赵林)、清华大学无障碍发展研究院(牵头人:邵磊)、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牵头人:张薇)、北京市园林古建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牵头人:吕建强)

 

《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无障碍指南技术指标图册》编制组:

编制组组长:焦舰

编制单位: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参编人:郑康、焦博洋、于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