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报!北京建院荣获2项北京市科学技术奖

殊荣

05-16

2024

4月28日,北京市人民政府发布《关于2023年度北京市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北京市科学技术奖是北京市政府对为科学技术进步、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首都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和组织给予的奖励。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长期致力于培育并发展前沿的、具有创新性的新质生产力,主持完成项目获2023年度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项,参与完成项目获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1项。

 

北京建院主持项目

复杂环境下重大混凝土结构工程抗裂性能提升关键技术及其应用

 

主要完成单位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大学、清华大学、中国建筑技术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人民解放军96911部队、中国建筑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浙江省建筑设计研究院

 

主要完成人

闫东明、薛红京(北京建院)、田野、纪晓东、陈劲、束伟农(北京建院、蒋方新、赵作周、冯慧平、罗小军

 

项目简介

我国幅员辽阔,建设环境复杂多变,混凝土结构在温差、湿度、碳化、氯盐、荷载等时变因素耦合作用应力增长及开裂风险远超预期,提高混凝土结构的服役性能,延长混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服役寿命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完成碳中和远景目标的重要保障。

 

项目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基金项目等10余项课题持续支持下,以减少钢筋混凝土结构开裂为目标,围绕重大混凝土结构工程全寿命期抗裂性能提升进行理论研究和技术攻关,建立了钢筋混凝土初始开裂状态识别与动态监测技术体系,研究了海洋环境、高温高湿环境、冻融环境、干旱环境、盐卤环境等下混凝土结构开裂破坏过程的影响因素与驱动机制,揭示了复杂环境下重大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的开裂破坏机理;提出了高抗裂复合组元混凝土设计方法与多功能组元协同技术,研发了高性能钢筋瓷釉涂层技术,创新了湿气缓粘结预应力成套技术,构建了全寿命期混凝土结构开裂风险控制策略优化理论,有效提高了复杂环境下混凝土结构的抗裂性能。



项目整体技术成果应用于多个机场、体育馆、地铁、隧道、市政、高速公路、火箭发射塔等多个重大工程及基础设施建设,为复杂环境下重大混凝土结构工程抗裂性能提升提供了关键的技术支撑,大幅度延长了结构服役寿命,为巩固并提高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服务“一带一路”建设,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了突出贡献,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

 

 

北京建院参与项目

国家速滑馆(冰丝带)绿色建造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主要完成单位

北京城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国家速滑馆经营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住总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清华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北京市建筑工程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巨力索具股份有限公司、江苏沪宁钢机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城建亚泰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主要完成人

李久林、郑方、张绍辉、李少华、刘晓华、乔秀全、罗岗、王泽强、王哲、王建林、刘洁(北京建院)、陈利敏、朱景明、苏振华、李燕敏

 

项目简介


北京建院负责 2022 北京冬奥会国家速滑馆的设计工作,参与完成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和北京市重点课题。面对场馆超大空间、多专业集成化装配式建造实现平原冰场“最快的冰”、智慧场馆建设等难题,首创了“单层椭圆马鞍形索网+环桁架+幕墙斜拉索”结构体系,降低建筑高度8-10米,大幅减少幕墙、空调投入,节省施工费用和时间;研发多重弹性边界找形方法,实现索网形态精确控制;研发全新形态优化方法使结构变形小、内力均匀,通过几何控制确保网格共面,便于屋面模块设计加工。



北京建院和中科院软件所联合研发了基于物联网、边缘计算、AI、BIM和数字孪生技术的智能化集成平台,实现场馆自感知、自适应、自控制,涵盖设备运行监控、能源管理、安全管理、冰面养护等功能。平台具有毫秒级数据采集、快速响应和独立部署等特点,确保数据安全,为“最快的冰”提供高精准、低耗能的技术保障,同时可持续多年服务于场馆的赛事监控和赛后运维管理。



项目研究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支撑了国家速滑馆建设,成功打造了“最快的冰”,为举办一届简约、安全、精彩的冬奥会做出了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