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 06

深圳市青少年活动中心

项目图册
  • 设计结束时间

    2013年11月

  • 竣工时间

    2016年11月

  • 建筑功能(地上、地下)

    活动室、展厅、车库、机房

  • 用地性质

    文化设施用地

  • 设计使用年限

    50年

  • 代征地面积

    1.96ha

  • 建设用地面积

    1.96㎡

  • 总建筑面积

    38171.5㎡

  • 地上面积

    29360㎡

  • 地下面积

    8811.5㎡

深圳青少年活动中心改扩建项目将建设成为“与国际化创新型城市相适应的公益性、综合性、现代化,面向全市14-28岁青少年服务的社会教育绿色基地。项目分两期建造,一期为大家乐舞台及变配电室,二期为青少年活动中心主楼。用地近似为平地,无高差。用地被基地内现状道路切割为两部分,主楼建筑位于用地较完整的东北侧,东侧和北侧均贴临城市干道。用地的西南角为大家乐舞台及变配电室。


建筑专业-设计理念与技术策略


受东北角地铁换乘通道的影响,将建筑东北角做起翘处理,相应地将建筑西南角做起翘处理,与建筑口子型布局形成的内庭院、架空层相互联系、渗透,形成一种开放的、室内外融合流动的空间形态。四通八达的内广场以一种欢迎的姿态向市民开放,供步行至此的市民驻足、休憩、交流、运动。


2-3层从建筑外墙外挑2米钢结构外挂冲孔铝板幕墙,铝板与外墙之间设竖向楼梯,解决2-3层展陈的疏散,为室内营造大空间提供了条件,铝板幕墙还起到垂直挡板遮阳和隔音的效果。


为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结合本项目特点,按照绿色建筑和循环经济的理论实施,用最少的资源建造对环境影响最小的建筑,以达到《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 50378-2006)三星级标准为目标,创造一个健康、适用的建筑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结构专业-设计特点


本工程为新建工程,地上6层,首层~三层层高为6m,四层~六层层高为4.5m,地下1层,层高为5.4米。主楼南北向尺寸约为87m,东西向尺寸约为126m,建筑高度32.12米(室外地面至檐口最高点)。


结构类型为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体系,柱网为8.4mx8.4m,端部两跨为9.0mx9.0m。建筑物东北角的地下为地铁3号线与地铁9号线的换乘通道,为增加使用空间,在2~3层于换乘通道的上空采用桁架结构悬挑18.0米。建筑物西北角的首层为地铁3号线的A出口,为增加使用空间,在首层A出口的上空采用钢结构斜拉杆形式悬挑11.0米(另一方向悬挑9.0米),形成2~3层的空间。建筑物西南角起翘的层高较大,达到12米,形成穿层柱。建筑物东侧中部区域,1层~3层设置了一道竖向的斜拉杆,用于平衡大悬挑桁架的拉力。建筑物南侧偏东区域,多功能文体活动厅上空混凝土主梁跨度25.2米,此处采用2000高的预应力梁,对正常使用情况下的挠度和裂缝进行控制。基础采用梁板式筏基,局部位置(东北角大悬挑根部)采用灌注桩基础。


本工程带有超长悬挑结构,并存在扭转不规则、细腰形平面、楼板不连续、竖向尺寸突变、竖向构件不连续、局部穿层柱及斜柱、塔楼偏置多项不规则情况,属于特别不规则的超限高层建筑。通过采取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抗震措施后,结构设计能够实现抗震规范“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抗震设防要求,能实现预定的结构抗震性能目标。



设备专业-暖通、空调

本工程的入口、展厅、多功能厅的大空间采用全空气系统,过渡季节采用全新风;其它小空间采用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本工程配合绿色建筑三星要求,空调设备均采用高效节能设备,同时对新风需求较大的教室、办公室区域新风采用热回收式新风系统。为考虑建筑美观,在不影响正常运行的前提下,冷却塔周围均设置百叶进行遮挡,同时将屋面的风机设备均移至建筑物内部,保证了建筑的总体美观。地下室车库设置带CO探测的智能型诱导风机,既减少了对车库净高的影响,也使系统实现了节能运行。在大空间的全空气系统均满足了过渡季节100%全新风运行。



设备专业-动力

地下一层冷冻机房内设置2台1758kW离心式冷水机组和1台制冷量为913kW螺杆式冷水机组。冷负荷较小时,启动螺杆式冷水机组;当冷负荷增加后,逐步启动另外二台离心式冷水机组。冷水机组冷媒均为134a。本楼北侧五层屋顶设置3台冷却塔,地下一层冷冻机房内设置3台冷冻水泵和3台冷却水泵对应2台离心式冷水机组,2台冷冻水泵和2台冷却水泵对应1台螺杆式冷水机组。空调冷冻水供回水温度:7/12℃;冷却水供回水温度均为32/37℃。冷却塔采用共用集管并联方式运行,冷却塔之间设置平衡管。冷却塔补水储存量为100m3,储于地下一层的消防水池内。


设备专业-给排水

1、市政压力供水不足楼层的生活给水由变频调速设备加压提供。

2、通过完善、可靠的消防系统设计,保障大楼的消防安全。消防水量和循环冷却水共同储存消防水池中,并采取措施确保消防水不被动用,避免消防水成为死水、臭水。

3、本项目采用太阳能+空气源热泵提供淋浴间生活热水,充分利用再生能源。

4、屋面及地面雨水收集,处理回用于室外绿化及浇洒道路,节省了水资源。

5、给排水设计满足绿建三星级要求。



设备专业-消防给水及其他灭火设施

1、室外消防用水由2路市政给水引入形成的DN150环状管网提供。

2、消防水池有效容积568m3(其中室内消防用水量468m3,冷却塔补水量100m3)池内设有确保消防用水不被动用措施。

3、室内消火栓系统和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均为临时高压消防系统,分别由消防泵房内的消火栓加压泵和喷淋加压泵加压提供,6层水箱间设有18m3高位消防水箱及增压稳压装置。

4、配电室及弱电机房采用七氟丙烷气体灭火系统。各部位按规范设置磷酸铵盐干粉灭火器。 



电气专业-综合效益

项目所有电气系统运行良好,为舒适的建筑环境提供了可靠的电力支撑。项目获得三星级绿色建筑设计标识证书。



智能化专业-设计特点

1、信息网络系统采用二级组网方式,服务器群组直接采用千兆接口与核心交换机相连,网络稳定。

2、综合布线系统采用模块化结构、星型布线方法,并具有开放系统,支持多媒体业务的需要。

3、建筑设备管理系统对对建筑物内冷水主机、冷冻泵、冷却泵、冷却塔、空调机组、送排风机、给排水泵等设施进行分散监控与集中管理,使设备的运行状态、事故情况、能源消耗、负荷变化都能及时反映,并使之处于最佳控制状态,确保建筑物内舒适的经营环境和环保节能效益。

4、采用高清模拟摄像头,在室内外主要通道口采用不同规格类型的摄像机,实现全方位的视频监控。

5、停车场管理系统采用视频车牌识别软件自动识别车牌号码,提高停车出入效率



设计总负责人:

刘杰

项目经理:

侯郁


建筑专业-负责人

刘杰、张浩、张葛、陈辉、高璇、王雪

结构专业-负责人

薛红京、陈哲、徐宇鸣

设备专业-负责人

王威、王素萍、刘春昕、龚旎

电气-负责人

阴恺、彭旭光


2019年度行业优秀勘察设计奖--优秀(公共)建筑设计一等奖;

2019年“北京市优秀工程勘察设计奖”公共建筑综合奖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