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 06

武清体育中心

项目图册
  • 设计结束时间

    2014 年12月

  • 竣工时间

    2017年06月

  • 建筑功能(地上、地下)

    体育馆、训练馆、体育场、运动员宿舍、车库、机房

  • 用地性质

    体育用地

  • 设计使用年限

    50年

  • 代征地面积

    6.81928ha

  • 建设用地面积

    18.68783㎡

  • 总建筑面积

    107086㎡

  • 地上面积

    91459㎡

  • 地下面积

    15627㎡

武清体育中心的体育馆是2017年第十三届全国运动会乒乓球比赛主赛场。体育中心还包括体育场、室内训练馆、全民健身馆和集训楼以及户外体育设施及其它附属设施,除了满足乒乓球赛事的需要之外,非赛事时间还将在专业队伍训练、大型文化演出、群众体育及健身活动、会展等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


建筑专业-设计理念与技术策略


强调多个单体的体育建筑从功能到形式上的整合,同时将场馆间的相对消极的空间通过半室外化的空间营造,尝试变为积极的活动空间,并与城市空间相对接。在后期实际运营期间,功能一体化为使用带来了很大的便利、空间一体化带来了鲜明而有力的建筑形态、建筑虚空成为了提升使用者感受的“亮点空间”。


采用小折边开缝铝板解决铝单板打胶出现污渍问题和铝单板平板边界取消折后边界不挺拔问题,该做法既有开缝的效果,又能做到边界挺拔。

局部采用兼顾保温性能和透光性的气凝胶垫玻璃。

采用采光筒与吸声垂片的搭配使用,即保证屋面防水可靠性又形成了室内丰富光影效果,

采用座凳式散热器与玻璃幕墙的搭配使用解决了一般散热器影响美观,而下埋式主动散热器价格较高的问题。


设计过程中突出团队设计的优势,在初期进行不设方向的发散式方案尝试和多轮的互相启发式思路交互,并由方案主创对前期尝试进行整合和汇总,最大限度的避免固定思维的局限性。中期对重点方案进行深化后,进行多专业背靠背的比选,测试“大众审美”因素。后期,利用“参数化技术”对重点部位进行细化和提升



“标志性和“功能性”是体育建筑的两个重要属性。一味强调“标志性”的作用势必会增加设计复杂度和建设成本;而仅突出“功能性“,又会带来造型上的乏味和“适度标志性”的缺失。如何引导上述理念和找到一个平衡点,是项目设计和实施过程中一个设计重点。



结构专业-设计特点


体育馆钢网架屋盖跨度100m,形状为圆形,建筑效果要求采用正交网格而非与圆形匹配更好的放射状网格,结构设计上在圆形边缘处通过三角锥和四角锥的组合实现了从正交网格到放射状网格的空间拓扑。


本工程建筑造型新颖,体育馆和室内训练馆之间的装饰性构架——室外天篷、室外飘带富有表现力,受力结构分别采用平面钢桁架+摇摆柱和空间网格结构体系。为解决平面钢桁架面外刚度问题,摇摆柱沿平面钢桁架面外设置一定倾角,室外天篷提供面外支撑。


利用参数化建模技术提高空间网格结构建模速度,当建筑师后期推敲调整造型时结构也能迅速完成模型修改,提高设计效率。

整个工程钢结构体量大,体型复杂,经过精细的结构设计和对钢结构加工厂深化图纸的细致审核,最终完成了复杂造型的建造。


因建筑效果需要,体育场、体育馆和室内训练馆均不设永久结构缝,混凝土结构长度分别达到176m、164m和243m。除了常规措施:合理设置后浇带,加强楼板、梁配筋构造,混凝土内掺入减水剂、聚丙抗裂烯纤维,室外观众平台结构板上方设置建筑架空层,要求加强建筑保温措施、施工要求外,还在外露混凝土板面设置板面温度控制缝(诱导缝),避免温度裂缝无序出现和扩展。经过两年多的运行,未出现可见温度裂缝,混凝土屋面未发生漏水现象。



设备专业-暖通、空调系统节能技术特点

采用高性能系数制冷机机组;空调冷热水系统、采暖系统在冷热源总口处、各建筑总入口处及楼内不同物业管理使用区域均设置冷热量计量装置,便于节能计量;冷热源设备、空调末端设备和采暖水系统设有能量调节的自控装置;采用分区域座椅送风;根据回风温度调整新风室外机压缩机功率。



设备专业-给排水、消防系统技术特点

室外雨水排水采用雨洪技术:管网分为三个区域系统,每个系统末端设置雨水收集回用调蓄池,首先进行初期雨水弃流,再经过滤消毒处理后,进入收集回用调蓄池。


电气专业-综合效益

配电及照明系统在大运会赛时期间及赛后至今均运行良好,为舒适的建筑环境提供可靠稳定、绿色经济的电力供应。



智能化专业-设计理念及技术策略分析

体育中心拥有一套完整的、安全可靠的、经济的、开放可扩展的、并具有较为先进的智能化系统,所有智能化设备均采用不间断UPS供电,为设备运行、延长寿命提供可靠有力的保障,大大增加系统的稳定和连续性。



设计总负责人:

邓志伟、付毅智

项目经理:

邓志伟


建筑专业-负责人

邓志伟、付毅智、廖世杰、刘洋、张茉

结构专业-负责人

高鸣、冯阳、张鑫、田金

设备专业-负责人

杨国滨、王倩、田佳驹

电气-负责人

李小彬、徐中磊

经济-负责人

朱海峰